中國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現狀
塑料管道是一種化工材質制成的管道,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如市政排水,市政供水,建筑供冷水,建筑供熱,建筑排水水,地版輻射采暖,穿線管等材質各不相同。
由于化學建材產品具有較好的防腐蝕性能、自重輕、生產應用能耗低、施工便捷等特點,利用化工材料制造的塑料管道被廣泛的運用在工程建設、城市建設與村鎮建設的過程中。
對于建筑業對塑料管材市場需求量交到下游企業來說,塑料管道在建筑及非建筑領域被廣泛應用,我國與美國這兩大市場將促進塑料管道市場需求。與混凝土及鋼和銅管道材料,塑料本身具備性能及成本的優勢,安裝較為便利的特定促進市場使用量。
根據我國《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十三五"期間(2016-2020)發展建議》顯示,2020年全國塑料管道產量將超1670萬噸,而2016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為1436萬噸,未來5年塑料管道復合增長率約3%。
2014-2018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根據《2019-2024年中國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發展前景規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2014年我國塑料管道產量1300萬噸,到2018年塑料管道產量增長至1610萬噸,其中塑料管道下游需求中建筑行業對塑料管道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行業產品不斷替代傳統管道 助推國內管道業向前發展
塑料管道由于具有區分于其他傳統管道的節能環保、輕質高強、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建筑給排水、城鄉給排水、城市燃氣、電力和光纜護套、農業、工業等領域逐漸替代了鑄鐵管、鍍鋅鋼管、水泥管等其他傳統的管道,很好地解決了飲用水二次污染、化學防腐蝕等問題,并且有限地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免受污染。以建筑給排水為例,塑料管道的施工工序比較簡單,因為塑料管道內壁光滑不粗糙,過流能力強,在流量一定的情況下,需用的管徑比傳統管道的管徑要小,因此使得其工程造價會低于傳統管道,從而給我國的管道業帶來了巨大進步。
塑料管道與傳統水泥管道性能對比情況
行業產品所用新材料的更新換代步伐加快 管道加工技術得到長足進步
目前,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已經從傳統管道大國向管道強國邁進,已經逐步擺脫過去管道品種單一、應用領域受限的局面。近年來,我國塑料管道行業技術水平的發展已經體現出了兩種發展趨勢:
一是新材料的更新換代步伐加快,高性能材料紛紛面市,不斷替代傳統落后的材料,如阻氧型PB復合管和PE-RT復合管可以有效解決傳統PB和PE-RT單管的阻氧性差的技術難題。此外,針對一些特定的市場需求,采用一些先進的增強、增韌技術和功能化復合技術,對材料進行配方改進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如抗菌型PPR復合管道產品,抗細菌率達99.9%,抗菌效果十分顯著,通過該管道輸送的水可以直接飲用。
二是管道加工技術得到長足進步。注塑和擠出成型是塑料管道行業最主要的成型方式。為實現注塑技術“精密、節能、高效”的發展方向,注塑技術已經從最初的主要針對注射機本身的創新,延伸到工藝、模具等方面的創新,注塑機設備的升級換代也越來越快。擠出成型技術適用于幾乎所有的熱塑性塑料,節能化已成為擠出設備的發展方向。此外,精密擠出技術、電熔管件的布線技術也已成為行業的發展熱點,今后塑料管道行業的生產自動化水平、在線檢測和控制水平會越來越高。
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受惠于政策支持
日前,我國有關印發《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需不斷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制度,促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發展。中央財政也在積極引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確定了10個試點城市,計劃三年內投入102億元以上引導地方建設試點。
據資料顯示,到2020年海綿城市建設總投資將達1.2萬億,到2030年將達4.8萬億,塑料管道將會迎來新發展機遇。塑料管道市場的需求擴大以及鋼增強塑料復合管道的良好替代性為鋼增強塑料復合管道成套生產設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